公司动态

YPE htmlhtmlheadtitle data-vue-meta=true【俄罗斯系列六】苏维埃:牢不可破的联盟 - 哔哩哔哩Bsport

2023-02-20 阅读次数:

  不可否认的是,十月革命后到来的苏联时代,是俄罗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强大时期。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最初几年,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在国内,国民经济濒于崩溃,战争创伤亟待医治,分裂势力活动猖獗;国际上,陷于强大的帝国主义阵营的重重包围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政府及时采取种种措施,捍卫刚刚获得的胜利果实。

  为抑制分裂主义活动,防止新建立的苏维埃国家四分五裂,1917年11月,苏维埃人民委员会通过《俄国各族人民权利宣言》,以法律形式规定了俄国各民族的自由平等。1918年1月16日,又通过了列宁起草的《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宣布俄国为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共和国,其主要任务是:消灭一切人剥削人的现象,剥削者,建设社会主义。1918年3月,俄罗斯联邦的首都由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随后,在1918年7月召开的第五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讨论并通过了第一部共和国宪法。宪法充分体现了建立联邦制多民族国家的意愿。1922年12月30日,全苏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根据列宁的建议,决定各苏维埃共和国在平等的基础上成立联盟。会议签署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条约》,宣告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当时仅有4个社会主义国家加入了联盟。此后又陆续有国家加入苏联。到1940年,苏联最终形成了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领土面积世界第一的大国。

  为了使国家尽快从战争中抽身,争取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以恢复生产建设,1918年3月,苏维埃政府忍受了极为苛刻的条件,与德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等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根据该和约,苏俄放弃了约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主权,答应了无理的赔偿要求,迅速从战场上撤军,并且恢复了同其他缔约国之间的外交和军事往来。等到一战结束之时,苏维埃政权立即宣布废除了这一和约。

  为了阻止外国干涉势力的入侵和抗击国内叛军的武装暴乱,苏维埃政府加强了武装力量的建设,快速组建了工农红军、红海军和空军,成立了最高领导机构并统一指挥军事斗争行动。为了应对紧张局势,苏俄还实行了战时政策,通过余粮征集制、工业国有化等具体措施,动员和集中一切人力、物力,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有力地保障了战争的胜利,确保了无产阶级政权的稳固和安全。1920年国内战争基本结束,苏维埃政府立即下达了裁军的命令,仅用不到4年的时间就裁军470多万。这一做法不仅大大减少了国家的经济负担,而且也展示了友好、和平的诚意。

  1921年,当战时陷入危机之时,列宁勇敢地承认了政策的失败,他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企图直接过渡到,结果遭到了严重的失败。失败表现在“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生产力是我们党纲规定的紧迫的基本任务”。他及时总结教训,制定并着手实施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停止对私人资本的排挤,降低高额利率,鼓励商品生产和流通,实行自由贸易,减轻对农民的政治和经济压力,增加农民贷款等。它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没有一味照搬马克思主义理论,而是在实践中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实际国情出发探索切实可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在列宁看来,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就是利用市场规律维护工农联盟,增强国家经济实力,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由于实行了新经济政策,使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内危机迅速化解,生产稳步发展,国民经济得到了重建。历史证明,新经济政策的施行无疑是十分成功的,它成为苏联发展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1924年1月21日,列宁因病逝世。他给国际事业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特别是他晚年,在总结过渡时期苏维埃俄国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苏维埃政党和国家建设的许多理论和建议,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列宁逝世当天,苏联中央政治局做出决定:永久保存列宁的遗体,以此缅怀这位伟大的战士,激励全世界人民的革命事业2001年11月7日,俄罗斯社会和民族独立问题研究所进行的民意调查表明:有一半的俄罗斯人肯定十月革命的意义,有67.6%的人仍然肯定列宁在十月革命中的作用。2004年4月,俄罗斯就列宁与十月革命进行的民意调查证明,对列宁的正面评价在民众中仍然超过55%以上。

  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继任苏联领导人的职务,开始了近30年的执政历程。在他的领导下,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重新回到了世界强国的前列。

  刚刚遭受了战争摧残的苏联可谓百废待兴,重建任务十分艰巨。1925年12月18日~31日、苏联召开了联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斯大林代表党中央作政治报告,宣布国民经济恢复期结束,国家将迎来工业化建设的新时期。他提出要把俄国从农业国变成能自主生产一切必需装备的工业国,并且要求将苏联工业化的重点首先放在发展重工业和机器制造业上。以此为起点,苏联开启了工业化建设的进程。联共十四大之后,斯大林又不断发表文章和演讲,阐述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纲领。他认为,苏联处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一旦落后,就必挨打,甚至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因此,必须高速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独立完整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他指出:“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在他看来,苏联可以充分发挥无产阶级专政的行政指令优势,集中调动人力物力资源,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开始实现工业化。

  俄罗斯历史上一直是传统的农业国,不仅农业人口比重很大,而且农业经济始终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尽管从19世纪60年代之后,俄国保持了长期的较高的发展速度,使工业基础初步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同欧洲主要列强的差距,但这种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特别是农奴制残余势力和封建专制统治依然存在的现实更阻碍了整个俄国社会的正常运转。直到1917年2月爆发革命前,俄国仍然是一个尚未完成经济现代化的落后的农业国家。因此,如何改造封建色彩浓厚的村社经济,使它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成为摆在苏联领导人面前的一个历史性任务。1927年底召开的联共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专门就农业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斯大林指出:苏联农业的发展速度和状况不能令人满意,解决农业问题的出路在于把分散的小农户联合起来,建立以公共耕种制为基础的大农庄。这样就可以利用农业机器发展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在1927年~1928年,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认为主要是由于富农囤积居奇造成的,因此,更加坚信实行农村集体化是必要的。他宣布:“从1929年夏季起,我们进入了全盘集体化阶段,开始了向消灭富农阶级的政策方面的转变。”就这样,伴随着轰轰烈烈的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深入开展,苏联的富农阶级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很快就从地球上彻底消失了。

  根据联共中央十五大作出的决定,苏联从1928年10月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果提前9个月实现了预定目标。随之进行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同样提前完成了任务。到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社会主义的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在各个经济部门都确立起来,资本主义经济受到抑制,小商品经济得到改造。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共建成6000多个大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化工、重型和轻型机器制造业等部门。1937年,苏联机器进口的比重仅占国内需求的0.9%,基本停止了外国设备的进口,工业发展呈现出高度的自主性特点。到了1940年,苏联年产钢1800万吨,煤炭1.6亿吨,石油3100万吨,发电483亿度,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汽车的产量占世界第一位。尽管苏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远远落后于美国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但工业生产总值比1913年增加了近7倍,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从1913年的2.6%上升到10%,超过英、法、德,跃居欧洲第一位,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苏联在日益增长的军事威胁下,以难以置信的努力,取得了工业化的大步前进,并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基础。

  在农业方面,经过两个五年计划之后已经实现农业集体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和组织结构。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户已占农民总数的93%,划归集体农庄的土地已占99%,全国播种面积1.35亿公顷比1928年增加10%,全苏农业总产值比1913年增长34%。黑麦、小麦、燕麦和亚麻纤维的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皮棉产量上升到世界第三位,其他农牧产品在世界所占比重也都大大增加。农业集体化是保证加速实现工业化的最重要条件,它的顺利完成,不仅保证了工业化所需的商品粮,同时每年还为城市提供了约1500万~2000万劳动力,使苏联的工人数量由900万增加至2400万。

  苏联政府还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事业,从极为有限的财政经费中拿出大量资金用于教育投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实现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到1939年,全国居民识字率达87%。与此同时,高等教育水平也大幅度提高。1938年,全苏有近700所高校,在校生达55万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多项世界级成就,比如瓦维洛夫的作物种类演化理论,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火箭理论,库尔恰托夫设计制造的欧洲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等等。在社会科学方面,整理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列宁全集》,还涌现出了以高尔基、托尔斯泰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享誉世界的文学巨匠。

  两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实施大大地加强了苏联的综合国力,国民收入总量从1913年的210亿卢布猛增到1937年的963亿卢布,国家陆续取消了食品配给制,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改善。1936年斯大林宣布,苏联已经完成了传统工农业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建成了强大完备的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体系。苏联已变成一个经济独立的国家,它已能供给本国经济和国防所必需的一切技术设备。

  在国际上,苏联力图通过建立广泛的对外联系,逐渐走出被资本主义世界孤立的处境。1933年,苏联掀起一个建交高潮,不仅同欧洲的众多国家,如匈牙利、罗马尼亚、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而且还与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34年9月,苏联被接纳为国联成员,并担任常任理事国。以此为标志,苏联又一次开始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即便在1939年1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之际,苏联仍然宣布保持中立,希望不破坏同德国的关系,以维护自身安全。这也充分体现了苏联这一时期所奉行的对外战略的特点。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核武器。”的确,在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仅用了3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其他国家用数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走完的路,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也确实出现了一些重大的缺陷和失误。在经济上,片面强调重工业的地位,对农业和轻工业的重视严重不足,造成了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采取粗放式的发展模式,造成大量效益低下、国家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片面强调产值、产量,过度夸大行政命令手段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忽视了市场规律和人民的实际需要,尽管带来一定的短期效益,但却是以牺牲长期的更大的利益为代价。在政治上,领导人权力过度集中,个人崇拜之风泛滥,影响了党和国家的健康发展;斗争的扩大化,使很多无辜者受到牵连,不仅给党和国家的发展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而且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降低了领导者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和威望。斯大林时期出现的这些问题,其危害之深远和后果之严重是令许多人始料不及的。

  正当苏联人民为实现第三个五年计划而努力奋斗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突然爆发了。纳粹的铁骑夹带着战火和硝烟在全世界飞速蔓延。1941年6月22日凌晨时分,法西斯德国集中190个师约550万人,在3500辆坦克和4000架飞机的掩护下,对苏联发起了闪电进攻。在这突如其来的强敌入侵面前,苏联人民表现出了空前的英勇和团结。他们在斯大林的指挥下,迅速投入了抗击侵略的战斗,把广阔的苏联领土变成了埋葬德国法西斯的坟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要战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构成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伟大的苏联人民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主力军。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同时也捍卫了人类的正义与和平,因此获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重和赞誉。美国总统罗斯福由衷地赞叹:“是红军和苏联人民迫使希特勒的武装力量走向彻底失败的道路,从而赢得美国人民衷心的永远的钦佩。”据统计,二战前间,苏联军民伤亡达6000万以上,其中死亡2700万人,1700多个城市和7万多个村镇遭到洗劫,物质损失达6790亿卢布。苏联一国的全部损失占二战参战国总损失的41%。战争结束时,苏联的军事实力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军事强国。同时,战争中为抗击共同敌人而开展的合作也促使苏联同美、英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达到了历史上的最佳状态,按照罗斯福的说法:“坚冰已经打破,我们像伙伴和兄弟那样交谈了。”

  然而好景不长,对战后世界领导权的争夺导致美苏两个大国的关系迅速恶化,政治裂痕日益扩大,加上没有建立起相互合作的适当平台,因此战时形成的美英苏联盟最终破裂了。1945年4月,杜鲁门接替突然去世的罗斯福,成为新的美国总统。他一上台就立刻对苏联采取了强硬态度,掀起浪潮。1946年3月5日这一天,已经下野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发表了名为《和平砥柱》的长篇演说,大肆攻击苏联的扩张政策称其威胁到了欧洲和平,鼓吹英语民族联合起来,共同对苏联采取措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铁幕演说”。以此为标志揭开了冷战的序幕。一年之后,美国以遏制苏联为目标,先后出台“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不久,又以维护集体安全为名发起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作为应对措施,苏联也迅速在东欧推行“莫洛托夫计划”,并组建了“华沙条约组织”。至此,欧洲正式形成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长期对抗的局面。造成美苏冷战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原有的世界格局,自资本主义兴起以来一直居于世界中心地位的西欧遭到了严重削弱,美苏迅速崛起,逐渐形成两强对立的局面,而战后衰落的欧洲国家只得被迫选择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庇护,从而演变成两大社会阵营相互对峙的格局。

  由于苏联与美国关系破裂,不仅没法指望西方的经济援助,还要拿出精力同反对势力进行对抗。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继续采用高度集中的手段发展生产,恢复国民经济。到1950年第四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农业都接近或者达到了战前的水平,尤其是在国防工业领域获得了重大的突破。1949年,苏联成功爆炸了第一颗,从而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以“恐怖的均势”抑制了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爆发大战的可能。当时,斯大林的个人威信在国内乃至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内部都达到了巅峰,但其负面影响也同样是巨大的。特别是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加剧,助长了他的专权作风,不仅使国内政治生活更加失衡,而且波及到对外关系领域,表现为大国沙文主义的抬头。这一点在苏联对待南斯拉夫的问题上暴露得极为明显。这些不良影响造成的后果在此后几十年的苏联发展过程中都不断有所显现,可谓危害极大。1953年3月5日夜晚,斯大林逝世,终年74岁。他留给这个世界的除了一个伟人的名字和一个社会主义阵营的霸主以外,还有令后人难以评说的数不尽的功过是非。

  1953年,赫鲁晓夫担任了苏共中央。在经过了5年的权力斗争之后,他又相继取得了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的职务,终于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在中央工作总结报告中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过渡”和“和平竞赛”的理论,体现了这一时期国家内外工作的基本思路。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和爱好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世界战争并非注定不可避免,不同制度的国家完全可以和平共处。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应把暴力和内战看成是过渡的唯一途径。可以通过议会、民主道路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在对美关系问题上,赫鲁晓夫调整了斯大林时期与美展开全面对抗的战略,主张在核威慑条件下与美国进行和平竞赛,以对话取代对抗,谋求苏美联手共同主宰世界。二十大之后不久,他还在全国掀起了公开批判斯大林和进行大规模昭雪的工作。据统计,1956年~1957年间,有700~800万人被释放,500万~600万死者得到昭雪。一时间,社会政治呈现出清新活跃的气氛。

  在赫鲁晓夫执政期间,苏联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主要集中在农业方面。从1953年开始,苏联政府采取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农副业生产和大规模开垦荒地等一系列措施,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53年~1958年间,农业产量平均增长率达6.8%,农民年收入从平均每户150美元增加到600美元。1950年~1960年,在农业人口减少了1100万的情况下,农业产量仍明显增加。在工业方面,尽管赫鲁晓夫推行的改革并不成功,但苏联工业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从1951年~1965年,苏联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达10.7%,钢铁、煤炭和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的产量都逐年增加。军事科技水平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1953年,苏联在美国之后不到一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57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导弹;同年,苏联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1961年,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也成功上天。

  但在斯大林时代成长起来的赫鲁晓夫,最终未能彻底摆脱思想上的束缚。他的改革具有很大的应急性、随意性、矛盾性和局限性,出现了不少的失误。在国家内,对斯大林的批判有过激过火之处,方法步骤也有失周详,造成了国内政治、思想的长期混乱。赫鲁晓夫执政后期,领导人权力过度集中、个人崇拜严重、浮夸风盛行的问题再度滋生。在对外关系上,由于缺乏灵活应对外交突发事件的能力,导致美苏关系因古巴导弹危机一度濒临战争边缘,苏联的国际威望也因此遭受损害;大国沙文主义倾向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团结,也削弱了苏联的领导地位。1964年10月,赫鲁晓夫被迫辞去苏共中央的职务并永远退出了政治舞台。1971年9月11日,78岁的赫鲁晓夫与世长辞。到他墓前悼念的人们都能看到一块半黑半白的大理石墓碑,似乎暗示了逝者充满矛盾和争议的一生。

  1964年10月14日,苏共中央实现了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正式更换,由勃列日涅夫接替下台的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的职务,开始了为期18年的执政生涯。勃列日涅夫一上台就宣布党中央的和部长会议主席职务不再由一人同时兼任,全国各级党组织要遵守集体领导和集体决策的原则。经过选举,柯西金当选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波德戈尔成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这一阶段的苏联领导体制被形象地称为“三驾马车制”。它在70年代中期以前确实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新的领导集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赫鲁晓夫时代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调整,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集中统一领导,突出了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在肯定斯大林功绩的同时引导社会对他做出比较公正的评价。通过政治上开展的“纠偏”行动,部分地缓和了社会的不满情绪,使新的领导集团得以在较为稳定的环境中推行必要的改革。从1965年开始,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主持实施了“新经济体制”改革。这项改革适度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价格、利润、资金、信贷等手段加强对企业的经济刺激,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协调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此后,又相继采取改进工业组织结构和管理等措施使改革进一步完善。由于改革实行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的管理原则,适应了客观需要,又是经过局部试验再逐步到全国,因此改革初期成效显著。

  新经济体制改革前后持续了10余年,“明显地推动了原地打转的国民经济",被认为是苏联历史上最重要的经济改革之一。在改革过程中,苏联顺利完成了第八和第九个五年计划(1966年~1975年)。其间,苏联社会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达到5.3%,全国工业总产值从2294亿卢布上升到5112亿卢布,农业生产总值也从883亿卢布上升到1128亿卢布。经济的发展使苏联与美国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据美国国务院计算,苏联195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美国的33%,1975年上升到53%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70年代中期是苏联历史上经济增长水平和综合国力最强的时期,也是人民生活最好的时期。苏联依然保持着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经济实力成为与美国实力接近的超级大国。

  但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苏联领导人却没有抓住有利时机发展国民经济,而是把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投入了国防建设和在全球的战略扩张,加紧了同美国的军备竞赛和争霸斗争。在勃列日涅夫看来:“国防经济问题在一切工作中占第一位。”因此,苏联不断增加军事投入,全面提升常规军事力量和核能力,造成军事实力的迅速膨胀。这一时期,苏联陆军的坦克数量远远高于美国,海军也于1970年在全球三大洋、七大海域举行了第一次“全球海军大演习”,充分显示了强大的实力。在核武器方面,苏联更是进步神速。据美国估计,1964年美苏两国的洲际导弹数量之比大致为4:1;到70年代中期时,苏联的战略核导弹数量已与美国大体持平。各种情况都表明,苏联在军事实力上已经达到了同美国势均力敌的水平。

  趁美国实施全球战略收缩的时机,苏联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到处推行强硬外交和霸权主义政策,与美国展开全面对抗。1968年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制造了布拉格事件;1969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制造珍宝岛事件;1979年悍然出兵阿富汗;70年代末又在越南金兰湾租建海外军事基地,把对外干涉的触角进一步向前伸展。据伦敦战略研究所估算,1970年苏联的国防开支为539亿美元,1979年已上涨到1480亿美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6%,远远高于同时期美国6%和联邦德国4%的水平。如此庞大的国防开支,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正常发展。与此同时,国内保守思想再次否定了市场经济的作用,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也越发僵化。从7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逐渐减缓。“十五”期间,国民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下降到1.0%,“十一五”期间更降低到0.6%.苏联经济陷入了“停滞”时期。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苏联政坛出现了“老人政治”的局面,党政重要领导人的年龄都在70岁以上。1982年11月,接替勃列日涅夫上台的安德罗波夫当时已经68岁,并且体弱多病。安德罗波夫上任后,以“社会主义起点论”取代了勃列日涅夫的“发达社会主义论”,认为苏联社会正处于社会主义漫长发展阶段的起点。他对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积累的各种弊端和问题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力图通过改革扭转苏联社会停滞不前的状况。无奈安德罗波夫身患重病,执政不满15个月就因病逝世。1984年2月9日安德罗波夫去世,由时年达73岁的契尔年科接替一职。但他也体弱多病,在任13个月基本都是在医院度过的。1985年3月10日,这位老人也匆匆离世。就这样,在不到两年半的时间里,克里姆林宫便先后安葬了3位最高领导人。

  老人政治期间,由于党的集体领导和民主监督机制严重削弱,领导干部终身制和各种腐败现象频生,使苏联社会出现了所谓“特权阶层”,败坏了党的形象,造成民怨极大,也使得社会风气不断下滑。许多社会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逐渐聚集成制约社会发展的阻力,严重影响到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致使党的威信和凝聚力进一步下降。经济的停滞、社会风气的下滑和党的地位的降低,使人民普遍失去了参与政治的热情,对国家的前途也漠不关心。这些都给苏联未来的命运埋下了祸根。

  1985年3月11日,苏共中央非常全会选举年仅54岁的戈尔巴乔夫担任党的中央。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立刻展示出一个改革者的形象,强调要在当时条件下恢复新制度的列宁主义面貌,清除它的积垢和变形摆脱一切制约社会前进和妨碍它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潜力的东西。他大刀阔斧地更换政府领导班子,批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停滞现象,确定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为目标,提出经济改革的新计划,把粗放经济向集约化转变。在同年召开的苏共中央全会上,戈尔巴乔夫提出了“加速苏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即著名的“加速战略”。随后召开的苏共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对这一战略加以确认,并提出了实现“加速战略”的两个基本途径:加速科技进步和从根本上改革现行经济体制。1987年苏共中央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根本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任务。

  1987年11月,戈尔巴乔夫出版《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中,阐述苏联改革的起源、实质、内容和前景,大力倡导“民主化”、“公开性”和“新思维”,对斯大林和勃列日涅夫时期出现的问题进行公开批评和纠正。此时他还不知道,多年以后当人们再度谈论苏联解体的历史时,都会提到这本书,并把它看作苏联命运转折的标志。在经济改革过程中,由于步伐过快,政策波动过大,使得在打破原有体制的同时,未能及时建立起新的有效的体制,因而导致经济改革严重失控。在这种情况下,戈尔巴乔夫又仓促开始了政治体制改革,试图以政治改革促进经济改革的进行。结果造成了社会政治极端混乱的局面,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国内形势恶化,经济滑坡,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各地罢工层出不穷。更为严重的是,长期潜伏的民族矛盾也随之激化,并且产生了连锁效应,多个加盟共和国借机要求独立。在这一问题上,西方政府和政治势力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89年,东欧发生剧变,苏联国内也大有山雨欲来之势。形势的发展令苏联政府无法阻挡,只能步步后退。根据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决议,苏联把竞争机制运用到政治领域,开始借鉴西方议会民主模式“修改”苏维埃制度。1989年5月~6月,苏联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改变国家权力结构,人民代表大会成为最高国家代表权力机关,最高苏维埃成为常设机关———议会。

  1990年1月,戈尔巴乔夫被迫放弃苏共在政治体制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承认了多党制的现实。并在同年2月份,他在苏共中央二中全会上首次公开提出设立总统制的建议。3月,经第三次非常人民代表大会的激烈讨论,以1817票赞成对133票反对的悬殊结果通过了设立总统制的决议,并选举戈尔巴乔夫为苏联首任总统。总统职位的设立和第一任总统的产生,使苏联初步形成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苏联人民代表大会、苏联最高苏维埃为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苏联部长会议作为政府行使执行权;苏联最高法院,苏联最高检察院等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苏联总统则独立于最高苏维埃之外,与最高苏维埃相互制衡,并保证国家最高立法权力机关与国家最高执行权力机关之间的协调。1990年12月苏联第四次人民代表大会把苏联部长会议改组为总统领导下的内阁制,使行政权直接置于总统控制之下。从1990年起苏联各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边疆区、州,市等陆续举行了地方苏维埃选举,以实现“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改革目标。但随着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苏联民族分离主义运动日益发展。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率先宣布脱离苏联而独立。同年,俄罗斯联邦举行选举,叶利钦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在俄罗斯联邦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家主权宣言》。此后叶利钦在苏共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上宣布退出苏共。其他九个加盟共和国也迅速仿效,宣布本国是主权国家,本国的法律高于全苏法律,开始同联盟中央分庭抗礼。1991年6月12日俄罗斯举行总统选举,叶利钦获得57.3%的选票,当选俄罗斯第一任总统。7月10日叶利钦正式宣誓就任俄罗斯联邦总统,不久就签署了针对的俄罗斯联邦国家机关非党化命令。从此,在俄罗斯联邦的活动开始受到限制。

  1991年,苏联政治经济局势全面恶化,已经到了难以挽回的地步。12月7日,戈尔巴乔夫发表讲话公开承认:“苏联政治体制改革出现了重大的失误,造成了严重的、消极的、摧毁性的后果。”他说:“现在已退到最后一道防线年的莫斯科城下和列宁格勒城下一样。”无奈之情一语道破。8月19日清晨,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等人趁戈尔巴乔夫到克里米亚度假之机发动政变,成立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表《告苏联人民书》,宣布由亚纳耶夫代行总统职责,企图挽救濒临崩溃的苏联。这次政变立即遭到了时任俄罗斯联邦总统的叶利钦的反对。他在西方势力和本国群众的支持下,仅用了3天时间,就挫败了政变,迅速控制了局势。

  8月24日,自觉已无力回天的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的职务,并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立势力急剧增长,纷纷宣布独立,苏联迅速走向解体。1991年12月1日,乌克兰在其境内举行全民公决,多数乌克兰人赞成乌克兰独立。12月8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在白俄罗斯别洛韦日丛林会晤,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并联合发表了告全体人民书,宣布苏联解体。三国元首商议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并邀请其他共和国参加独联体。12月21日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以及乌克兰、摩尔多瓦、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的元首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举行会晤,以创始国的身份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的议定书》。会议致函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通知他苏联已不复存在。

  年12月25日,早已名存实亡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职,并把武装部队和象征无限权力、控制着2.7万枚核弹的核按钮交给了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点38分,印有镰刀锤子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楼顶徐徐地、却是永久地降下。随后,俄罗斯联邦的红、白、蓝三色旗冉冉升起。它从事实上宣告一个时代就此终结了。第二天,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从法律上宣布了苏联的灭亡。Bs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