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重化工业:工业化进程绕不过的坎儿Bsport体育

2023-08-20 阅读次数:

  这样一种观点:2002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表现出来的与以往不同的增长特征,表明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重化工业发展阶段。这一观点的提出,引起了经济学界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不同争议。一种看法认为,中国经济之所以进入一个新的重化工业阶段,说明重化工业阶段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绕不过的坎儿;而另一种看法则认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可以绕过重化工业的发展阶段来实现工业化。那么,重化工业阶段是不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绕不过的坎儿呢?

  我们知道,世界上各国工业化道路并无统一的模式,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但是就工业化的基本进程而言,却有相同的特征,即:从轻工业或消费品工业开始工业化,然后发展到重工业或资本品工业,继而推动服务业或第三产业兴起。这一点即使是后起的工业化国家美国和日本也并未改变。

  美国的工业化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首先在北部工商业发达地区开始的,棉纺织业是最早使用机器生产的部门。在棉纺织业带动下,毛纺织、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等轻工业也相继普遍使用机器并建立新式工厂。重工业中尤以钢铁工业发展较为突出,其他如机器制造业、煤炭工业也发展起来。在美国工业化中,交通运输业变革起了重要的先行作用。大规模建筑铁路,不仅带动了东部重工业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西部农业生产的增长。到南北战争前,美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这就使美国在19世纪末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强国,美国经济在20世纪初开始的几十年的时间内,一直以钢铁、汽车和建筑为三大主导产业。

  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与60年代初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为了适应由轻纺工业为主的工业化阶段向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阶段的转变,改变当时落后的产业结构,扶植一批在国际贸易中占有和将能占有较大比重的“战略产业”,打入国际市场,日本政府选择了机械工业等战略产业。但日本政府并不限于这种战略产业选择的产业结构政策,而是把产业组织政策与之紧密地结合起来。为了振兴战略产业,日本政府当时所采取的产业组织政策偏重于限制竞争,促进资本迅速集中,通过推进“合理化卡特尔”的形成,组织大批量生产体制。例如以重化工业为中心重新集结成的三菱、住友、三井等企业集团,以及日立制作所、新日铁、松下电器公司、日产汽车公司等金字塔结构的机能型企业集团。为了建立大规模生产体制,日本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扶植中、小企业的政策。这些产业政策的配套运用使日本以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在机械、钢铁、汽车、家用电器等行业迅速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并由此带动国内工业持续高速增长。正是因为重化工业的发展,使日本经济迅速发展以至能够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之列。

  历史的发展、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不能再走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差、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人力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完成基本实现工业化的任务。因此,在总结世界各国工业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根据信息时代实现工业化的要求和有利条件,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Bsport体育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然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不等于可以绕过重化工业发展阶段来实现工业化。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在当代进入了以自动化、信息化为标志和主要内容的时代,我们之所以提出了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因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信息化”,对于我国的工业化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这种挑战是指以新技术革命为基础的信息业的迅速发展,使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出现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双重差距。

  发达国家由现代技术进步导致的以信息经济为特征的高技术化和服务化,纷纷把传统的原材料工业和一般加工业以及一些重化工业转移到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这种国际产业的分布调整,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又是促进其产业结构成长的机会。我国应利用这种国际产业分布调整的机遇,填补发达国家对传统产业失去兴趣而产生的空隙,促进产业结构的成长,促进重化工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选择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产业的发展作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战略目标,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加快工业化步伐,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显然,我们选择信息产业作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战略目标,并不是要把工业化与信息化对立起来,摒弃或忽视工业化,直接进入信息化时代,而是要借助于信息化来加速工业化进程。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我们要让信息化为工业化提供现代技术文明的基础,使工业化摆脱外延式发展的传统模式。同时,也要让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和能量,使工业化与信息化互补共进。我国现阶段的任务不只是要发展和运用一般先进技术,实现工业化,而是要进一步发展和运用高新技术进入信息化时代。因此,只有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信息业发展,才能加速我国工业化的真正实现。

  事实上,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曾经有过重工业优先发展时期,80年代起主导作用的轻工、纺织等行业推动了中国工业化进程,90年代初期和中期,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高增长行业转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新一代的家电和房地产等,但是,在至今为止的中国工业化进程中,重化工业发展的任务并没有彻底完成。

  中国2002年下半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新的高增长产业的带动。其中处在“龙头”位置上的是住宅、汽车、电子通讯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这些行业拉动了一批中间投资品性质的行业,主要是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建材、化工等;以上两个方面又拉动了电力、煤炭、石油等能源行业的增长。在由这种逻辑关系构成的增长格局中,快速增长的行业大多数是重化工业。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以往不存在或不突出的特征,遇到了新的现象,所有这些仅靠过去的经验难以解释,需要我们在研究的基础上作出新的概括。

  然而,不管怎么说,经济学界提出的我国开始进入一个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需要、以市场为基础、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逐步提高、可持续性较强的新的重化工业发展阶段这样一个判断,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但我以为不可过早断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可以绕过重化工业的发展阶段来完成实现工业化的目标。

  工业化简单地说是一个国家由传统的农业国转变为现代工业国的过程。无论是经济理论还是实践经验都表明,工业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因此,探讨工业化发展进程是研究工业化的重要课题。工业化不仅是一个国家农业部门比重不断下降,工业部门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而且是工业部门内部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性和世界性的范畴。所谓历史性,是指工业化随着历史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和标志。在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时期,工业化以蒸汽机的使用即机械化为标志和主要内容;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气化成为工业化的标志和主要内容;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在当代进入了以自动化、信息化为标志和主要内容的时代。所谓世界性,是指工业化的标志和主要内容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世界范围内各国的相互比较中确定的,是指工业的发展要接近或达到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

  德国学者霍夫曼在1931年出版的《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霍夫曼定理”。他以消费品工业产值与资本品工业产值的比例为依据―――霍夫曼系数,把工业化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消费品工业占优势阶段,霍夫曼系数=5(±1);第二阶段为资本品工业相对增加阶段,霍夫曼系数=2.5(±1);第三阶段为消费品工业与资本品工业大致相当阶段,霍夫曼系数=1(±0.5);第四阶段为资本品工业占优势阶段,霍夫曼系数<1。霍夫曼定理论证的是工业化过程中霍夫曼系数的不断减少,即消费品工业份额不断减少而资本品工业不断增长的“重工业化”趋势。然而,这一发展过程也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步进行的。

  美国学者罗斯托在他的《经济成长阶段论》(1960年)一书中认为,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要经历六个成长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他认为,主导产业的更替是经济增长和经济成长阶段更替的主导力量。例如,在“起飞阶段”的主导产业是棉纺织工业,在“成熟阶段”的主导产业是重型机器制造业,在“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主导产业是汽车工业。经济增长与其说是一个量的增加,不如说是一个非总量的概念,现代经济增长实质上是部门的增长过程,经济增长总是先由某一产业部门率先采用先进技术开始的,主导产业部门以及主导产业综合体系有一个较高的增长率,并通过多种方式的影响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罗斯托所描述的“成熟阶段”和“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就是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化工业阶段,而除“传统社会”以外的后五个阶段,就是我们所指的工业化进程诸阶段。

  经济学家厉以宁最近在北京大学的一个学术论坛上明确表示,重化工阶段不可逾越。厉以宁说,重化工阶段小国可以绕开,但13亿人口的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独立的供应体系和基础工业。他认为,不应走过去的重化工路子,而是要依靠自主的技术创新、自主的知识产权。重化工阶段的关键在于技术更新、环境保护和减少资源消耗,这样才有竞争力。中国应该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

  经济学家吴敬琏不久前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站上发表长文则认为,所谓中国二度重化工业,不是市场调节的结果,而是各地政府调节的结果。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重型化经济增长会给中国带来危险。他认为,面对石油与电力的极度缺乏,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粗放型增长不会长期有效解决就业问题,相反只会引起全国性的能源损耗。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