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苏联模式对重工业和轻工业发展的利弊是什Bsport体育么?

2023-09-03 阅读次数:

  苏联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后进国家希望短时间内进行赶超而采取的极端倾斜政策。德意志第二帝国,日本帝国,某种程度上也有同样的情况。说到底高压控制和计划指令只是手段,目的在于富国强兵。为的是最短的时间内国家能够在拥有一定的专业人才储备下拥有抵御外侮,保证自身在国际上的发言权的和影响力的能力。

  这种政策好不好?对于底子薄,基础差(但不是完全没有,比如沙俄和旧中国,薄弱不代表没有,相反的沙俄工业一战前也是世界前十,中国的工业再薄弱也是有一定实力的和人才底子的)只有少量资金资源和技术人才,有志于提升国力的国家来说是非常好的,他保证了国家能够集中精力先干好最重要的事。苏联和中国能够在短时间内打好基础,发展出重工业,全赖于此。而重工业是轻工业自给自足的基础,重工业发展见效慢,周转周期长,需要持续投入和维护。这就需要国家全力的投资和扶持了---苏东国家改开之后大量重工业企业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难以为继,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同类行业长期被大企业把持也能说明这些问题。因此在紧缺经济时搞苏联模式合理科学的规划,严格的按照计划发展,利用思想上的严密控制和引导杜绝不安定因素,排除反对和质疑。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那还不一飞冲天呀!

  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重工业的基础已经具备,开始向更高一层的目标比如提供日用消费品和农产品方面冲刺,开始关系到人民生活层面的时候。就不得不放松限制了,为什么?

  由于在轻工业这个直接面向人民生活需求的领域这点更加明显,因此也就更加的容易受到影响,统计数据永远是过时的,是落伍的。今天你生了一个儿子,需要分配口粮,那么计划就需要更改了。明天一个突发森林火灾需要用到多少物资计划又得改,先不说这一级一级的沟通和联络本身需要浪费多少资源。光是额外造成的动用储备和复杂的行政管理就需要调动多少专业人才呢?所以说苏联复杂庞大的官僚体系也不是没有理由的。奥匈帝国也曾拥有庞大的官僚体系压缩了国防开支,但是那是为调和多民族矛盾而不得不这么做的。

  苏联不是不知道这种危险,赫鲁晓夫上台后进行的一系列改革说明了苏联认识到了自身模式的缺点和不足,赫鲁晓夫强调核战争,不重视常规战争,裁剪大量常规部队把重点转移到军民两用的航空事业,发动农业等都说明了苏联希望能够静下心来搞改革,搞经济。

  然而赫鲁晓夫生不逢时,50-60年代初苏联面对的国际形式仍然比较严峻,军事上东西方之间的碰撞从没有停止而是持续激烈的在各个地区出现,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印度支那战争和非洲的一系列冲突。放松常规力量军备在此时非常不切实际,而且此时阵营正处于上升期,这也就意味着大量新兴的政权和武装力量需要得到苏联迫切的援助和支持,这对于苏联本身的改革就是相当不利的,也给苏联模式的支持者提供了强有力的现实基础。

  赫鲁晓夫之后的6,70年代,其实随着东西方之间的和缓,本来已经是减少对重工业的投资,放松管控,改变苏联模式的最好时机(相对的,中国就是在这个时间段的后期开始的改革开放)。但是出于对前任赫鲁晓夫的反动和经验,勃氏政府坚定不移的走回斯大林路线,仅保留少量的改革残余,同时由于重工业已经发展到了巅峰而不得不转向国防工业和军事工业发展,(因为在轻工业和生活用品制造业施行指令经济是复杂而困难的)这反过来又扩大了军队规模加重了国家的经济负担,增强了对外的压迫力度,不但把自己从的国际形象从“小绵羊”变成了咄咄逼人的“大灰狼”,也增加了盟国对其的不信任和逆反心理,为随后的阿富汗战争埋下隐患。而很多仿效苏联模式的国家则在处于一种集中还不如不集中的尴尬,由于这些执行苏联模式的国家经济落后,基础过于薄弱,资金匮乏,缺少建立苏联模式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和系统,架构。单纯的坐等苏东国家援助,拒绝外资投入而试图从国内压榨有限的不能再有限的资源导致其政策不是激起民愤就是无以为继。苏联模式的正面效应没有起到作用,负面效果却纷纷显现

  在石油危机带来的大量顺差刺激下,当然苏联可以暂时掩盖其经济模式的缺陷,但是当1980年代后期超高油价结束以后,苏联也因此陷入了巨大的经济混乱和危机,被迫在短时间内施行希望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的快速而广泛的改革,最后酿成大祸。

  所以苏联模式本身有其有点,三小龙(不计香港)在早期发展的时候也采取过部分苏联模式的优点加以学习和模仿(韩国执行倾斜式工业发展政策,台湾搞十大建设扩充国企,新加坡直接建立国营银行,航空公司等一系列国企),但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基本需求被满足以后,满足人民物质需求转向满足人民精神需求,苏联模式本身也变得难以为继。

  苏联模式“并不是一个严格定义的概念,而是我们模糊性的将”国家主导的产业集中制“定义成了苏联模式,当然在建国初我们开始工业建设的时候,这种概念可以作为一种从老大哥那儿来的指导概念和产业体系,但是现在这种符号化的概念并没有太多意义。

  1861年农奴解放,到十月革命前夕,工业化已开始进行了一段时间,但远未完成.1913农业占工农业的比58%。在工业中,重工比轻工低,占35%。而且手工业为主,重工业领域的制造业生产,如生产机床、拖拉机、等工业部门,基本上都没有,机器辅助式的手工业(或者准工业)占了相当部分,唯一可看的数字只是钢产量而已。工业产量,在世界工业产量中2.6%,其他国家如美国占38.2%,英国占12.1%,德国占15.3%。

  而从一战退出的1920年,大工业的产量几乎比战前减少了7.6%,运输业陷于崩溃,能够使用的运输器械极少,在高纬度,大跨度的国土中物流惨淡,沙皇时代的西伯利亚铁路尚存,但是无力维护。其他如农业产量减少了一半。

  这四点就必然导致产业集中制的诞生,因为起步状况惨淡,生产资源极少,只能依靠政府执行力进行统一配置,而且军事需求作为主要公共事务占了主体,这也是注重重工业的原因。

  所以从1921至1928年的恢复时期,产业开始起步。而到后来的两个半五年计划的产业集中,使得到40年,无论轻工业还是重工业都获得了产业升级。工业的比重,到了一九三七年已上升到76%;1940年更高达86%。

  1,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的状况一直扭转不过来。重工业一直占四分之三,轻工业一直只占四分之一。 重工业投资,一直占工业投资的85%上下。这个在苏联初期是因为重工业的投入比和产出效率,以及军事需求。从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就正好碰上了欧洲局势紧张,并在经济危机中鹤立鸡群,以至于这种模式被奉为了普世原则,一直形成斯大林模式延续至后来。而赫鲁晓夫时代冷战压力依然转换成了军备竞赛,农业改革更大程度上只是产业适配,谈不上缠不上产业调节。故而这种模式一直延续至今。

  2,”剪刀差“来通过压榨农业对于工业进行找补。初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长期存在,实质上使得庞大的苏联农业人口和波罗的海工业带形成实质上的二元结构,并且一定程度造成地方势力的离心,赫鲁晓夫农业改革没有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3,缺乏流通性。工业化建立的大体量产出,并没有完全反馈到民众身上,其次各部门在精密仪器中各司其职,除了国家项目以外甚至毫无交集,这种计划性的产业结构下,并不算现代意义的商业。国家作为理性主体,对于流通过程,市场行为进行监督,甚至进行参与都没有问题,但是在产业上完全摒弃这种自发的流动性,就完全不能产生现代商业的聚集效应,和劳动力结构的高效产业分工。尤其是在大体量产业结构中,国家经济部分的规划能力是有限的,不能调动自发过程,是无法做一些有效的调节的,勃列日涅夫时代经济部分的改革就是一个例子,而最后只能靠国家战略的扩张性需求来进行产业结构的适配。

  而俄罗斯的问题在于,本来作为一个高纬度,资源丰富,但是地理条件恶劣的国家,通过历史传承保留了波罗的海工业带,并且借组独联体关系,虽然无法融入欧洲主流的工业分工秩序,但是能够在中亚经济圈做一定程度的产业铺开和市场建设,并且对外销售资源和军工产品。这些在俄罗斯的过渡时期并没有问题,但是俄罗斯已经在过渡期间过久,甚至出不来了。苏联时代延续下的产业问题,现在只变得更为严重,过渡时期积累的公共财富并没有带来产业升级。

  而过渡时期的经济改革过于激进,短期国债市场对外资开放,却控制力不足。公共财政不足,却无法通过实体产业进行找补。过分依赖外贸自由化和外资投资,而联邦政府本身执行力也完全不佳和银行系统的畸形。

  而现在我们就算在俄罗斯重提苏联模式也无助于俄罗斯任何的产业复兴,历史阶段完全不同了。而俄罗斯现在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将过渡时期,也可以说普京时代靠着军工,资源慢慢补起的财政转换为产业升级,并带动国内企业参与(可以进行税收优惠),形成良性的市场机制。

  其次,需要一个稳定的外交环境,我作为中国人,我当然愿意外交上俄罗斯靠着强人政治的魄力与欧盟,美国进行周旋,并将亚欧世界岛的主要地缘冲突地,但是作为鹅毛他们的立场而言,必须更为精致地处理对欧关系。

  然后,是避免人才流失,俄罗斯从莫斯科大学-俄罗斯科学院体系遗留下来的人才数量不仅多,教育系统至今都在发挥着产出,基础科学,人文领域,俄罗斯及东欧地区的学生在欧洲各大研究院,大学,以及美国大学中都扮演着中坚力量,尤其是这一代俄罗斯女性在科研界的贡献非常之大,却没有人愿意回国。除了科研系统本身的投入不足以外,整个教育体系并没有完成对于产业结构的适配,当然现俄罗斯经济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涉及500家公司、5000名工程师的工程师实习项目在SkolkovoTech。

  最后是整个俄罗斯工业体系的定位的问题,高纬度高寒,适宜居住土地少,人口少且时而负增长,教育体系遗留前朝,工业底子在,但是结构错位,并且生产工艺老旧,产能也在衰退,国内市场体量小,并且大部分能够发展的产业已经被中国,日韩,欧盟,美国包揽,比如现在俄罗斯的矿山系统和林木砍伐机械都需要从中国原装进口。那么,本身在这些劣势的情况下,如何重新再工业化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同样地理环境的北欧诸国借助欧盟合作体系和欧洲市场的体量,以及教育系统发展,在欧洲黄金三十年得以用资源(石油,林木)和外贸分工获得和法德一样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参与欧共体早期的铁路联盟和煤矿联盟,后迅速转型为小体量,高产业精度的高端制造业,并扩展衍生出来的科技产品和设计行业,就完全规避掉了小国寡民,地理条件偏的劣势。但是显然俄罗斯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Bsport体育

  所以俄罗斯从过渡时期开始,问题一直并没有解决,这个时候重提”苏联模式“没有任何意义,相反他需要一个”俄罗斯模式“,否则这块北方土地上,除了苏联时代勃起过一个红色之梦,其他时候都要埋在北方的寒风下了。

  请注意。打赢冷战的美国,最后同样是一个轻工业衰落,军费高企,军工复合体势力庞大,特务机关横行的国家。

  而打赢冷战时的美国,是一个让无产阶级比在苏联更体会不到什么叫剥削的国家!

  认识有阶段性,没有全知全能的神。当初那个对内统治手段粗糙,对外大国博弈经验不足,产业高度落后的国家,没吃过猪肉只见过猪跑,解读出的经验未必是正确的。

  过度解读苏联经验,一切都避之而不及,那么只能建设出一个完全打不了冷战的国家。到时候必然输的稀里哗啦。

  先说点题外话,苏联科学界一共有五回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其中物理学占四回,化学有一回,而生理医学奖一次都没有,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物理学这种实用向学科直接关系到苏联的国防和工业建设,为此苏联对这个领域特别关照,就算是历次政治运动中,对于物理学家也是格外关照尽可能的使其避免冲击和迫害(总体上相比较于其他学科的科学家而言,清洗强如斯大林时期,图波列夫、科罗廖夫等虽然被捕,相比于天文学、生物学、遗传学界可是许多科学家被迫害到死还不错了),这种传统自斯大林之后也延续下来了,一些物理学家还享受一些特权,比如科罗廖夫有权直接支配几个大企业来服务于自己的航天研究项目,库尔恰托夫有权为自己研究的原子项目调动一切资源等等。。。。说这些题外话,只是想先说明一下苏联对于工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以及侧重的领域。

  第一、计划体制,国家可以集中控制调配一切资源优先发展国家需要的领域,工业化尤其是重工业发展,无论是工业建设还是相关科研都可以得到资源聚合的好处,避免西方体制生产发展上的无序无政府现象,这种动员体制下,只要有心,无论什么项目几乎建设上的所有物质需求国家都可以给你保证。比如那个后来在二战中鼎鼎大名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苏联大量进口了西方设备,在建厂时聘请了六百多名美德专家、技术人员进行安装、技术指导,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底子。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时期苏联还非常贫困,却不惜代价大量从西方进行技术进口和设备进口,为自身的工业化打下了基础。苏联打基础时候不像中国还有苏联帮忙,人家当时基本是用钱从资本主义国家买的。苏联工业化奠基时代的大部分基础企业,比如三大钢铁厂全是美国援建,苏联最大汽车厂高尔基汽车厂也是美国福特援建,苏联四大拖拉机厂有三个是美德援建,当时几乎所有的重型机械厂和水电站都是美、英、德提供的设备技术。那么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会帮苏联呢?答案是不是白帮的,因为那时候西方国家正饱受经济危机的折磨,正巧遇到了苏联这个大客户,于是正好以较优惠的价格向苏联出售以缓解自身的危机。(如1931年苏联进口机器设备数量占当时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为资本主义世界消化了不少订单,某种程度上帮他们续了一把。。。)当时苏联进行技术设备引进的领域包括轻重工业和农业几乎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这些正是苏联建成自主工业体系和经济独立的重要手段。道理很简单,如果苏联不是国家集中掌握调配所有资源的高度计划体制,哪里有钱去西方买技术、买设备、雇专家?靠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慢慢自行引进?开玩笑呢?顺便一说二战后与西方关系缓和后苏联又开始大量从西方进口技术和设备。

  第二、计划体制的目的性,话绕来绕去说,计划体制相比于自由贸易体制的最大优点便是可以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发展建设中资源只向盈利部门靠拢的现象,使其快速向国家期望的方向发展,因此苏联在工业和基础建设方面可谓几十年便走完西方一二百年走完的路,发展速度极快。到了1937年左右苏联整个国民经济便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初步实现了电气化,三十年代末相比三十年代初,工业产值增加1.1倍,农业产值增加54%。同时苏联通过教育为工业培养了大批的管理、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大工业中工程技术人员的比例(整个行业中人数比例)由1928年的3.6%上升到1936年的8.2%,为国家工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在二战前苏联工业产值便已经超越英法德位居欧洲第一,不能不说是世界发展史的奇迹。这便是加速工业化政策的成果,也正是未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第三、计划体制对于大科学发展的帮助。所谓大科学便指科研难度大、需要复杂实验仪器装备和庞大信息支持的科研项目,总之需要资金巨大,一般机构是凑不齐钱的,严重依赖国家拨款和经济资助。这种大科学概念是苏联首创,也就是规划科学研究,国家大量向特定科研部门投入资源以完成国家战略目的(比如大型水电站、某种军工项目研究之类),最开始这种思想是被西方的,可是后来西方发现,科学应用不是科学本身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先发现人类需要,再经过严密计划才能找到方法解决需要。后来美国受苏联那种规划科研系统的做法启发也建立了自己的大科研体制,比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成立,后来美国的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等大型科研工程,无不得益于这个国家投入并规划的科研体制,而这种科研体制的首创其实就是苏联。

  苏联计划体制使苏联在二战后成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这是苏联体制的优点,但是又出现轻重工业比例失衡问题和粗放式工业发展,并且在战后新工业革命浪潮中落伍,原因同样出自这个体制。

  这个体制最大的弊,也就是许多人常常说的创新不足的原因,便是这个体制上本身带一种创新惰性,苏联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五六十年代,在那种动员体制下,在革命激情的刺激下的确成就很多,但是当伴随革命形势消逝,革命激情逐渐降低,计划体制造成的管理者的强烈阻挠任何变化的本质便开始浮现。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苏联计划体制下,政府、企业、科研基本各自为政,苏联的研究院体制和西方不同,西方以利润挂帅为导向,大部分科研人员身在企业里,而苏联的科研人员直接服务于企业的是少数,大多数在研究院里面呆着,使得科研和企业生产非常脱节,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生产的阻碍和周期也都很大。苏联也因为东方阵营独特的审核体制导致对科研论文的审批流程和手续极多(据说研发一台新电冰箱要经过50多个审核机构和100多道签字手续!),一篇论文从诞生到发表于期刊的时间是西方的将近一倍,这也严重限制了苏联科研的发展速度。这是苏联体制科研方面的短板。

  而对于产品应该如何改良,企业经营者最为清楚,可是在这个体制下却导致企业管理者缺乏改良动力,因为这个体制里推出一个新产品便需要对经济体系进行大量调整,这是一,导致体系的管理者本身对于改变本能上非常反感。第二是改良产品既可能适应客户需求,也可能不适合。这在西方体制下直接用市场检验,失败例子有的是,大不了返工重来,如果成功了便获利颇丰。而苏联这种行政命令体制下,身为体系的一个螺丝钉,企业管理者和政府官员不会因为开发出新产品而获得奖励,而一旦新产品不对路,失误造成的损失会导致相关管理者背负责任,面临批判指责、停职撤职、甚至追究刑罚的下场。在当初创业时期的革命激情退却后,这种不做事便不会出事的体制管理下,以及苏联体制没有西方因为利润挂帅以刺激产品不断改良创新的动力(利润挂帅在传统社会主义阵营中是被批判的,因为传统社会主义体制提倡不追求利润),直接窒息了大多数人的创新动力,只要好好听上级领导的话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安心做一条混吃等死的咸鱼,这一生便可平平安安的走完。没有必要拿自己的前途去挑战这个严重厌恶和拒绝改变的计划行政官僚体系。同样,因为政治挂帅的体制,企业听命于政府而不是市场,政府为了管理便需要企业提供信息,而企业与政府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对于生产具体情况企业最清楚,但是企业向政府反馈情况不会全部真实反映(除非脑子被踢了不想活了,才什么问题都如实上报),只按对自身有利原则筛选甚至扭曲上报的信息,导致了政府得到的许多产业发展的信息都是错的,而根据这错误的信息制定的发展计划,能否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可想而知。这是苏联体制下行政管理方面的短板。

  以上段落说的是苏联经济体制行政、科研、企业实际上各自为政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对苏联工业发展创新能力负面影响。此外还有一条,那就是神奇的保密制度,苏联领导人主观认为安全的科技保密手段,极大了限制了国内的科研技术交流(前面说的苏联论文发表那么长的审核周期和费劲的过审条件,调查有无技术泄密是重要的一个原因),使苏联科研人员的信息交流比起西方同行非常费劲(就像发个文章各种审核一模一样,对于西方刊物进入苏联也是各种审核,让苏联国内科研人员获取最新科技信息效率严重落后)。而且,这导致了苏联科技和工业民有道极高的墙,而西方将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相互融合对于新工业时代的推动是非常大的,可是苏联啊,因为害怕泄密,对于民非常敏感。而且,苏联科技和工业发展重心一直是军工,80%的科研经费全扔给军用,又为了保密不许民,使得民用工业发展极大受限(这是轻重工业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便是苏联发展的决策者的另一条发展国策:在冷战中期开始苏联工业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西方,第二工业大国的地位逐渐让给日本。为了赶超差距,苏联工业开始一个手段:山寨(这思路源于玉米帝)。没错,和我国一样。。。。。大量山寨仿造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日本战后恢复期工业其实也这么搞,但是人家自己创新能力却是很强)以试图赶超西方。问题是。。。苏联体制对于创新是很抑制的,不像日本,山寨了后自己能翻新,苏联那套体制下的工业,对于山寨也就仅仅是山寨了。毕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生产力开始爆炸式发展,新工业革命方兴未艾,科技和工艺都是日新月异,山寨的技术实际上已经是在山寨西方逐渐或已经过时的东西,这种通过山寨曲线救国的方式必然导致苏联自身工业水平相比西方越来越落后。根据国内一些学者的观点,到了七十年代,苏联的计算机、电子技术、塑料工业、采矿技术等与美国相比已经相差了十年。然后,僵化落后的意识形态和管理思想通过计划体制继续对苏联工业发展施加影响,六七十年代西方掀起了新技术革命的浪潮,这个时候苏联一群老年人的大脑却继续把增加传统重工业作为赶超西方国家的战略目标。比如1973年经济危机(中东战争后的石油危机引起了的那次),勋章控以为发现了法宝,国家大力投资石油产业以图换取外汇,却没想到西方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发了节能技术,积极投入新技术革命的浪潮。而苏联,因为那个时期将国家大量资源抛进传统产业,从而贻误了苏联工业的电子化和自动化进程!使得苏联和西方的科技工业竞赛越来越落后。70年代后期开始,苏联再也无法重新五六十年代发展时期的辉煌。而苏联的发展思路,在传统重工业赶超西方,便导致了苏联工业傻大黑粗似的粗放式发展:投资重点不在老企业的技术革新和设备更换,而是继续大量建立新的传统型工业企业,这就是所谓的“粗放式发展”。然而这对苏联生产力提高发展没有什么帮助,因为没有加入新技术革命的大潮,使得苏联工业发展效率相比西方非常低,七十年代中期,苏联生产每亿度电所消耗燃料比日本多出46%,每吨钢多消耗140%,每吨铁多消耗160%。进入八十年代初,苏联每单位消耗的电力比美国多20%,用钢多90%,用石油多一倍,用水泥多80%。苏联政府虽然自己认识到这种资源消耗浪费的巨大,自身经济体系应该从粗放式转为集约式,也应该搞技术革新,但是因为体制障碍,直到解体都没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