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布局机器人产业助推钢铁业升级转Bsport体育型

2023-05-08 阅读次数: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诸多行业增速逐步放缓,诸如房地产、汽车、工程机械、家电、造船等钢铁传统下业,同时也使钢铁业陷入重重危机。

  最新公布的6月中国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4.8%,环比下降0.4%,连续40个月负增长。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下降16.7%、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下降1.1%、汽车制造业同比下降0.9%、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同比下降0.2%。数据显示,6月份这些行业的产品出厂价格较上月不同程度下降,表明当前我国制造业一改以往的高速增长态势,陷入低迷。

  由此,国家层面连续出台多项刺激政策,外加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来为经济增长托底,并从更长远的战略层面提出“一带一路”构想。从具体公布的《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来看,在向发展中国家输出资本的同时,也将拉动我国初级产品和制成品的双重出口,从而有效化解钢铁、水泥、焦炭等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不仅如此,还能有效提升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惠及整个制造业领域。

  制造业兴则经济兴。纵然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在资本市场玩的再顺溜,但面对全球危机的来袭,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继提出“再工业化”的口号,旨在重振本国制造业,拉动经济复苏。

  与此同时,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中国制造2025》也于不久前落地,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第一步为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规划指出将从信息技术产业、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装备工程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设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来牵头进行。

  在这些重点产业中,机器人产业有望率先爆发。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仅为1500台,到了2013年需求量达到了2.8万台,在10年间增长了13倍。而2014年,市场销售量更是增长了50%,达到5.6万台,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另据预测,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将达3.4万台,超过日本3000台左右,到2016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并且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提前到来,人口红利正在消失,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劳动力等综合成本的上涨,更使得制造企业面临招工难、用工荒等现象,很多企业都表现出了迫切的机器人换人需求。按现在制造业就业人口占非农就业人口的比例63%来估计,未来6年制造业就业人口总供给将减少630万,这将促进制造业对机器人的强大需求。与此同时,机器人还能在特殊、不宜于人工作的恶劣、危险以及重复等环境中工作,具有人工劳动力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因此机器人替代人力劳动将是大势所趋。

  除了有市场需求之外,国家的政策支持更是强劲的催化剂。机器人产业被视作为国家重点布局、推动发展的“十三五”新兴产业之一。据悉,2020年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基本建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推进服务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机器人产业体系。未来有望在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医疗机器人、家用机器人等部分服务机器人实现产业化、培育出2家至3家年产千万台以上,产值规模超过百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出5个至8个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并在人机共融的新一代机器人样机研制取得突破。

  不仅表现在国家的政策层面,为了抓住机器人发展的机遇,已有上海、浙江、重庆、湖北、广州等地方政府出台机器人相关扶持政策。从提出的目标来看,各地均胸怀远大抱负。其中广州、重庆、南京、湖北等4地2020年机器人产业规模目标达到或超过1000亿元。上海、东莞等地目标超过500亿元。

  2015年全市机器人产业规模力争达到200亿元,2020年达到600-800亿元。2015-2020年,应用机器人数量年均增加30%Bsport体育以上,平均每年新增机器人3000台以上,平均每年新建5条以上机器人示范应用生产线。

  到2020年,培育形成超1000亿元的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其中包括形成年产10万台(套)工业机器人整机及智能装备的产能规模。全市80%以上的制造业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

  2016年前,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成为国内机器人产业的新兴基地之一,年销售规模达350亿元;到2020年,建成国家级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与产学研联盟,将南京建设成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先进基地”,年销售规模达1000亿元。

  到2015年,全市机器人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到2020年,成为国内重要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基地,全市机器人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机器人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到2017年,力争全省智能制造装备形成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亿元。

  至2016年,青岛高新区机器人企业达到50家,产值达到40亿元。至2020年,企业数量突破100家,产值规模达到100亿元。

  到2017年末,长沙工业机器人产业产能突破100亿元,在全市重点工业领域实现工业机器人规模化应用,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100台/万人。

  到2016年,力争全市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产值达到350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到2020年,力争产值实现翻一番,达到700亿元。全市“机器换人”实现广泛深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由2013年8万元/人提高到11万元/人以上,全市工业投资中设备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60%。

  力争到2016年年末,全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0亿元。在全市重点工业领域实现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规模化应用,现有装备生产线%。

  5年左右时间,全市形成机器人产业年产值250亿元,培育核心企业,形成年产值100亿元以上企业1家,10亿元以上企业2家,年产值1亿元以上企业5家,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企业20家。

  5年左右时间,全市形成机器人产业年产值250亿元,培育核心企业,形成年产值100亿元以上企业1家,10亿元以上企业2家,年产值1亿元以上企业5家,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企业20家。

  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装备,属于高端制造业。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包括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等4个部分,这4部分分别占总成本的22%、24%、36%、12%。

  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的生产规模仍然不大,多数是单件小批量生产,关键配套的部件始终处于进口状态,导致我国机器人生产企业成本难以控制,在竞争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我国机器人领域的瓶颈技术主要体现在减速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灵巧操作、感知等核心单元,以及系统集成设计应用这三个方面。相比较,国外机器人的质量和科技含量明显较高,虽然国内部分企业试图进入这一领域,但效果不甚理想。如机器人中非常重要的减速机部件,用国内材料做出来的寿命只有一至两年,一般一年后磨损就非常严重,而减速机的材料又直接影响着机器人的速度和精度。

  机器人的制造需要用到各类钢材,除了普钢外,还有不锈钢、特钢、高温钢、精密合金等。据相关机器人制造公司透露,以工业制造型机器人为例,一台工业制造型机器人所消耗的钢材约在5吨左右,其中不锈钢与特钢的钢材需求量最大。虽然机器人用钢量不大,但对钢材的要求却很高,而目前国内钢材市场依然是低附加值产品产量过剩,高附加值钢材仍需要进口。

  这就给我国钢铁生产企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转型契机。回顾这2年的钢铁行业,产量再攀新高,价格跌势却贯穿全年,按钢铁主业利润计算,平均每吨钢铁仅赚0.8元,行业平均利润率跌至工业行业的倒数第一,形势十分严峻。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之下,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尤为明显,下业的需求也随之萎缩,为了减轻销售压力,钢企纷纷瞄准了国际市场,虽然在价格优势之下,出口量连创新高,但同时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反倾销调查风暴。

  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机器人应用的领域在不断扩大。机器人最初应用于模块化程度较高的汽车、电子产业,随着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以及能完成更多的复杂动作,纺织、化工、食品行业也大量使用机器人。

  长城证券研究表明,预计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达到千亿,未来6年总安装量需求范围在63.8176万台套,保守估计85万台;系统集成市场3825亿,军用地面机器人340亿,无人机460亿,助老机器人390亿,助残机器人243亿,公共服务机器人10亿左右,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共计1443亿。